水庫山上屋前破布子成熟囉,今年產量不比以往多趁假日探視父母也因為四舅媽要去製作蔭鼓破布子,想趁此學她的撇步, 可惜他們有事提早一天抵達,等我們到達已經離開,還好留下手寫配方,其它步驟媽媽都會.



破布子俗稱樹子

屬於紫草科、破布子屬,別稱:破布木、樹子仔、破果子、落葉小喬木,原產我國南方之廣東、福建、海南島及台灣,其分佈遍及印度、馬來西亞、澳洲、菲律賓、錫蘭等地。台灣產於低海拔1100公尺,南化、玉井、楠栖、六甲等山區為產地。破布子兼具食用藥用價值破布子早為民間以古法加工製造的健康食品,具有開脾、健胃功效,是下飯最佳佐菜。據傳聞破布子有解毒功效,在芒果盛產期一般消費者吃太多芒果,會產生過敏或長瘡,就吃鄉土口味的破布子來解毒,因此一到芒果產期也就是破布子成熟期,根據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的藥用植物學記載,破布子藥效分三部份:樹皮→主治子宮炎、子宮脫、久年傷、肺出血、下消、癌症。根→可止汗、高血壓。果實→具鎮咳、緩下劑、解毒、整腸之功效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只供參考]




非雄搞工~~~~~~~的破布子,除了傳統的以鹽漬整顆狀或捏成團狀的做法(這些真的太搞工,還得趁熱製作,因為沒有八隻手兩顆腦袋˙˙˙˙所以製作過程全程忘記照相),這次這配方好吃的沒話說, 直接配稀飯或者直接蒸魚滋味都一極棒.


還好舅媽的配方這次讓我ㄟ到手,製作過程也親自全程參與,算是大收穫.


(沒相片用說的)破布子剪下後除去葉子秤好斤兩--->先以大量的清水清洗幾次後浸著水再開始剥下破布子-->剥下的果實另裝一容器不再洗水--->全部剥好放入煮滾的開水中(水不可醃過大約一樣多就好)中大火燉煮3小時---->需偶而以鍋產小心由底部翻動才可以保持性狀完整--------->煮好離火放涼


重點是好的材料,沒有完全按照配方的用料但是也差不多,完全放涼的破布子再加入配方中的材料製作


以下是舅媽的私人配方:(以10斤量計)


豆油膏  (10斤)   2罐--------->省略


豆油  (10斤)    2罐----------->就是蔭油


豆鋪 (10斤)    3斤----------->蔭漬好的豆鼓大罐 ,所以油膏省略以免太鹹


冰糖1-2斤----------->先加1 斤再慢慢加


嫩薑片2斤-------->洗淨晾乾後切薄片直接一起拌,多加一點味道更好


 


全部拌好裝入消毒好晾乾的玻璃罐內密封需冷藏保存, 取食需用乾淨不含水分的物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